推荐文章
查看所有吧>>
活跃用户
    周其仁:劣币真的能驱逐良币吗

    经济学上有个很有名的理论,叫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这个理论传播非常广,尤其在国内,被各路人士奉为圭臬,一遇大事儿就拿出来说说。比如,去年A股遭遇冰火两重天,不少人就开始担心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埋怨好公司都被挤到国外去上市,剩下一堆烂公司在国内横行霸道,搞坏了市场。听起来这好像有点道理,但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却说这其实是“以讹传讹、胡说八道”。这是怎么回事呢,难道说了几百年,只是个笑话?别急着下结论,先看看周教授怎么说。


    劣币驱逐良币来源于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铸币局长托马斯-格雷欣的发现,所以又被称为“格雷欣”定律。当时,格雷欣观察到,消费者把成色好、分量足的货币都自己留起来,在交易中则用那些成色差,又缺斤短两的货币。久而久之,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剩下那些成色不好、分量不足的劣币,而那些成色好、分量足的良币则越来越少,直至最后退出流通市场。


    这一发现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经济学上的著名理论 ——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按理说这也没什么不对呀,怎么就成了以讹传讹呢?周教授在文章中指出,人家格雷欣根本没有说什么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他只是说两种不同的货币不能同时流通。因为人是聪明的,只要他们发现含金量低的货币也能代表较高的流通面值,那他们肯定就会把含金量高的货币收藏起来,以致于完全退出流通市场,但这并不是所谓的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


    也就是说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这概念其实是后人意淫出来的,人家格雷欣老先生压根不知道这事儿。但这充其量也就是个取名的事儿,后面只要更正一下不就完事儿了嘛,犯不着说人家是以讹传讹,瞎编乱造啊。那为什么周教授这么坚决呢?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一定律本身的合理性。


    文章说,按照市场本身的规律来看的话,劣币驱逐良币也同样不可能存在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答案很简单,因为就实际情况来说,买东西一方争着支付劣币是理所当然,毕竟人是能思考的;但同样的,卖东西的人也会争着收良币啊,他们不可能对买方支付来的劣币无动于衷、照单全收,然后做赔本买卖吧。这么一来,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,即使劣币和良币都在流通使用,但劣币是劣价,良币是优价。也就是说,你足金一两的银子可以买到1000斤大米,而那些面值一两,实际上也就5钱的银子,就只能买到500斤大米了,购买力平价了,就无所谓劣币良币,所以劣币驱逐良币这个说法也就不成立了。


    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谣传,却能蒙骗我们几百年之久呢?最大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。独家垄断了纸币发行的政府,要在人民的头上抽取通胀税,才会在短时间内给我们造成了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假象。但因为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不只适用于自然界,同样也适用于商品、货币、文化和思想等领域,劣币还没有把良币驱逐干净,可能自己就会先一步崩溃了。


    比如,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中国,蒋介石大发金圆券,严禁黄金、白银和美元在市场流通,企图利用庞大的国家机器来保劣除良,但结果众所周知,金圆券体系一溃千里,蒋介石带着自己大肆印发的劣币逃去了台湾。再比如津巴布韦,从2001年到2009年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,最大货币面值从1亿新津元,到2.5亿、5亿、25亿、50亿,再到100亿,然而一千亿的津巴布韦元才刚够买3个鸡蛋,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,新津元也彻头彻尾地沦为了垃圾货币。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?津巴布韦官方宣布说,新津元不再是法定货币,取而代之的是美元、南非兰特、博茨瓦纳普拉、英镑、欧元、澳元、人民币、日元和卢比,这下,津巴布韦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,但唯独没有自己本国货币的国家,津巴布韦央行已经名存实亡了。


   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可以说比比皆是。1922-1923年间的德国纸马克,1945-1946年间的匈牙利平格,1971-1981年间的智利比索,1975-1992年间的阿根廷比索……这些货币都曾沦为劣币,但有意思的是,它们都没能成功地驱逐良币,反而是被无情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,所谓劣币驱逐良币,最后都成了个伪命题。


    本文源自:公众号“人文经济学会”(周其仁:劣币真的能驱逐良币吗?)

    排序方式:回复时间 共有2条评论
    个人认证

    爱鸽一生 发表于 2016-08-06 23:57 1 楼

    | PUBLIC_STREAM_REPLY

    碧水蓝天 发表于 2016-08-08 04:06 2 楼

    | PUBLIC_STREAM_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