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文章
查看所有吧>>
活跃用户
    你是玩游戏,还是被游戏玩?

    现在啊,青少年玩电子游戏上瘾已经不是罕见的现象了,很多家长因为他们的孩子沉迷于游戏世界而感到担忧,但是家长们可能想不明白,为什么孩子会对于游戏如此热爱,甚至荒废学业、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呢?最近,公众号“池晓题大作”推出一篇文章,介绍了游戏上瘾的一系列原因,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。


    首先,游戏被称为“第九艺术”,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吸引力。精美的人物形象、逼真的场景、酷炫的动画能给玩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;故事情节的推进、冲突、转折能引发玩家的情感共鸣。


    另外,游戏上瘾存在一种心理激励机制。前几年有本著名的畅销书叫《游戏改变世界》,作者简-麦格尼格尔提出了游戏的四大基本特征:自愿参与、反馈系统、游戏目标以及规则


    从自愿参与的角度来看,电子游戏吸引人,首先是因为游戏提供的选择多。比如说,常见的电子游戏类型就有益智类、动作类、网游类等等。在大型网游中,人物形象更是数不胜数,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、特长自愿选择并参与到游戏中来。


    四大基本特征的另外三点——反馈系统、游戏目标和规则其实可以看成一个整体。游戏提供了明确的目标,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制定特定的规则,而反馈系统则能够实时地体现出所要完成任务的进度,比如说,最常见的反馈系统就是积分、等级、排行榜这三种方式。


    以上所说的这四种要素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处于一种叫做“心流”的状态。所谓“心流”,就是指一个人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,有一种高度的愉悦感,并且感觉时间过得很快,不愿意中断。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状态,比如,当你专心致志地解决一个问题时,当艺术家在精心创作时,当数学爱好者在思考、计算和证明时,就常常会进入心流状态。


    这样的心流体验往往被认为是成瘾。不过,我们不觉得艺术创作上瘾或者思考数学上瘾有什么问题,那为什么网瘾会成为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呢?


    有人认为,这是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,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脱节,甚至是现实生活的对立面,沉迷于网络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。但是这个理由不完全正确,因为网络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延伸。电子游戏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后的一种产物,它的开发和设计都渗透着现实的因素,我们很难否认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,并且随着VR——也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,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。


    也有人将电子游戏比作毒品。但是,沉迷毒品和沉迷网络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,就是个体的主动性完全不一样。依赖于毒品的人,享受的是被毒品控制、完全消极被动的体验,而玩游戏的人,享受的却是在游戏世界通过主观思索和行动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玩家能够不断肯定自己的能力,激发内在的驱动力,从而发现自己在游戏世界的价值。个体所需要的归属感、自我实现都能在游戏里得到满足。


    所以说,游戏的确能够让人上瘾。那是因为,我们有着探索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驱动力,而相比于现实生活来说,游戏更容易找到自我实现的方式罢了。


    那这么说来,玩游戏就一定是有益的咯?当然不是。我们可以把玩家分为两种,一种人是想把游戏玩好,一种人是因为游戏好玩。


    想把游戏玩好的人,是真正在玩游戏的人。他们在游戏中思考、努力、规划,游戏对他们来说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,只需要控制好时间、保护好视力和身体就好。


    而觉得游戏好玩的人,是想通过游戏放松、消遣,那么真正吸引他来玩游戏的,很可能是丧失了意义感的真实生活。他们看起来是被游戏囚禁而无法自拔,但实际上却是被实际生活所囚禁,那些他们想完成却最终失败了的事情,让他们陷入了自我怀疑中。学习压力、家庭环境也会逼迫他们找一个补偿和发泄的渠道。对于这样的孩子,你需要关注的其实不是他在玩的游戏,而是他所逃离的事情。


  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努力会有回报。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却不是这样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发现从游戏中更容易获取自我实现的成就感,就容易上瘾。但是,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,游戏很多时候并不能成就现实中更好的自己。所以,有意识地玩,才能不让电子游戏成为负面情绪的泥潭。


    本文源自:公众号“池晓题大作”(你是在玩游戏,还是在被游戏玩——游戏为什么让人上瘾)


    排序方式:回复时间 共有2条评论

    碧水蓝天 发表于 2016-08-04 08:22 1 楼

    | PUBLIC_STREAM_REPLY

    个人认证

    爱鸽一生 发表于 2016-08-04 22:49 2 楼

    | PUBLIC_STREAM_REPLY